2010年3月23日——4月3日我非常荣幸地与同事一行10人去考察学习教育在全国领先的山东.山东开创了教育的新天地,这或许也是孔子的真传吧。山东的基础教育模式以昌乐二中、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等为代表的高效课堂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成功,这种大同小异的高效课堂模式必将引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新的一轮浪潮。中国基础教育要实现素质教育必将走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其他省市也不例外河北的衡水中学,江苏、湖北、浙江等地纷纷改革。只是改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学校的成功都经过了数年的探索。因此,我们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会与他们有相似的路程,有改革才有发展;然而又不能照搬照套,只有创新才是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不可冒进,也不可因循守旧;我们要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才会不走回头路,才能让我们的改革符合我们的实际,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改革才会显现出他的成效。
学校制度。体制是改革过程中的保证,因此完善的体制不仅能提高老师的积极性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使我们的教学更具针对性。
课堂教学
1.课堂评价。什么是优质课?我认为是:教师讲解到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参与面广。对于学生的参与面只是通过个别提问,上台解答及学生练习等方面来理解。而如今对优质课的理解除了上述要求外更多的是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是否能清楚表达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是否与同学有合作交流从而提升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是否能在课堂上有生成的问题;观察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快速反应和正面引导。一节优质课不仅体现学生能掌握知识也能使老师从学生的提问中更进一步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内涵。回顾几年的教学曾经的“优质课”已基本被颠覆。虽然在内心深处也有过这样的课堂模式,但一直没有环境和实际操作的机会去尝试。
2.课堂展示。从山东的几所学校中我找到了证实,初步理解了什么才是教育的以人为本,什么才叫解放学生,解放自己……在听了杜郎口中学的课之后让我大开眼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真的太棒了,这样的教育教出的学生不可能是低能的,学生有妙趣横生的课题导入;有书写工整的板书;有标准清晰的作图;有规范详细的解题格式;有经过思考的质疑;有对问题深层次的提升与拓展……这样的课堂真的太精彩了!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如果不是真的亲临现场我还真有些怀疑,没错!这就是我们期待的高效课堂。“合作与探究”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与分析能力。在衡水中学我听了一节语文课《哀江南》,我认为那是一节相对传统的课。值得借鉴的是老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恰到好处,对学生的引导自然,对课堂上的问题生成老师有非常快速的反应并更深层次的做了类比,使学生不仅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更多的理解而且提出了对于同一个地点的描写因作者的心境不同而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这节课上不仅反映出学生的功底也了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学生的一些想法和提出的疑问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冲击,因此备课不仅是备知识更要备学生。而教学相长使师生都能共同提高,这是本节课所体现的,也是我认为的美妙课堂。当然一节课的准备需要做好很多的工作,如备课的精心,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分工及要求等。
3.精心备课。无论是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三指课堂的三个特点:1立体式2大容量3快节奏;三指三种课型:1预习2展示3反馈;六指展示的六个环节:1预习交流达成目标2明确任务3分组合作4展示提升5穿叉巩固6达标测试)还是昌乐二中的“二七一 ”课堂(一、学习内容:20%自学解决,70%合作解决,10%教师点拨。二、学生组成:20%特优,70%优秀,10%待优。三、课堂时间分配:20%老师点拨解决,时间安排10分钟左右;70%老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时间安排30分钟左右;10%老师当堂检测及点评,时间安排5分钟左右。)或者是洪家楼高中的“一三一”模式(一指的是提前一节预习;三指的是:1讨论交流15分钟;2点拨引领10分钟;3巩固拓展15分钟。一指的是:每周(单元)小测试。)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集全体备课组教师的力量经过精心研究教材及考纲设计高质量的学案把课本进行二次消化写出适合本年级各层次同学的导学案,每周进行两次集体备课,对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提前一周写出导学案,并在上课的前一天发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预习。通过“预习—讨论---讲解——质疑——拓展——检测”等教学环节及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来使每个小组成员掌握基本的内容,利用优等生教待优生,利用“金字塔”学习原理这不仅展示了优等生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优等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特优生进行拓展或者探讨是否有其它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在课堂上产生新的问题或者是使内容更加完善如此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我深信这样的模式将会是我们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当然它们的这种模式毕竟已经是经过了多年的实践目前已经较为成熟,又因为山东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因此生搬硬套或者说是要很快达到那种效果确实有些不现实,但我想转变教育观念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须的。
我更深地理解“教育”的内涵。
从这次学习中,我想从如下方面做些尝试:
一、班级方面:
1.把09(2)班分为8个学习小组,每组7人,每组有学科特优生1人,待优生1人。然后按照一个大组有两个小组,使本组成员能坐在一起。
2.班级每天赠言,要求值日班干写一些激励的语言。教室做到让“墙壁说话”尽可能多地营造一些文化气息。“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使每位同学都有心中的目标。
3.从细节做起,如过生日的同学唱首生日歌,给家长打个感谢的电话等;这是一个走近同学的良好契机同时也是家校联系的最佳时机之一。
4.发挥小组的力量不断完善竞争机制,形成一股合力,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方面:
1.做好课前预习布置,对一些相对容易的问题由待优生回答,给他们参与课堂的机会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这些同学不至于被课堂抛弃。
2.检查预习情况并做好分工特别是如果要上台展示,必须把负责讲解的题目及讲解的同学落实到位,以免浪费时间。对本道题目是否有补充或者疑问也请每组的特优生做好准备。
3.让各小组做好总结,充分发挥本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待优生多发言,多提问。同时优等生在讨论解决时要互相讲解,说出自己的想法。
4.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教育是灵魂的塑造,是思想的解放,是体验人性丰富多彩的美丽,是生活积累中创造更多的精彩。“教师用自己活的灵魂领着学生的灵魂更活”,这就是教育。而如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疲惫不堪,这样的教育还能走多远?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总离不开改革,教育的发展也如此。因此,改革势在必行!时间和条件是我们寻求的基础;管理和措施是我们思考的拐杖;同心协力使我们发展内驱力发挥到极致;我在行动!
此次山东之行,知道济南有雪花飘舞的冬天;有永不枯竭的趵突泉;有使青蛙沉默的大明湖;爬了泰山,品尝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也知道了历代帝王为何去那封禅;去了曲阜,拜了孔老夫子,明白了尊师重教,也领悟到了山东的文化底蕴……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让人无不对先辈感到敬佩,也感叹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厚重!